“洋酒”水井坊可不再向以前那样风光。
自帝亚吉欧入股水井坊后已经度过了十多个光景,遥想当年,“外资”可是信誓旦旦的声称”力争在5年内, 让水井坊国外市场收入占总收入的40% ”。
(相关资料图)
而实际情况是,自从2021年后,水井坊便开始一路下挫,股价也持续下降,市值缩水的上百亿,明明是一家A股唯一一家外资控股的白酒企业,面对如此好的开局为何能把牌打得如此稀烂。
外资控股10年后水井坊市值蒸发百亿,洋人卖中国白酒还可行吗?
2011年7月,帝亚吉欧入股水井坊,水井坊也迎来了自己的外国人总经理,水井坊也开始自己的国内市场探索。
水井坊:“砍掉”低端白酒,主做高端
水井坊的前身是全兴大曲,全兴大曲的主要产品分布在中低端,起初水井坊是不想与全兴大曲的产品有冲突。而被外资控股后则是观察到了国内市场对于高端白酒品牌的空缺,便只走高端路线,不过在当时确实有可行性。
①水井坊的酒质受到认可
②有全兴大曲的名酒和奖项做“背书”, 建立起来的信任成本更低。
水井坊:在包装与宣传上豪掷千金
水井坊本身走的就是高端品牌,而做包装的观念也与高端白酒契合,但是就算是名酒的瓶身设计也是比较粗糙的,没有符号感的,水井坊这一招比较高明。
于是水井坊就开始在包装上投入,效果也确实立竿见影。
就现在,水井坊的瓶子也算很惊艳的,所以才能被调侃成 “瓶子坊” ,而在宣传方面水井坊也下足了功夫。
但显然,水井坊没能做到因地制宜
增加宣传,加强包装都是按照洋酒的思维来做的,提升品质提升给到也就能提升价值,但这就让水井坊形成了“比上不足比下有余”的尴尬。
因为国内高端好酒并不是少, 五粮液,剑南春,洋河 销量,名气都比水井坊大。
所以水井坊能不能作为首选还要被打一个问号,而因为没有低端白酒,又失去了一部分市场,而白酒市场中,中低端白酒才是主流。
因为就像茅台,五粮液这种品牌,也都有中端嫡系,低端嫡系产品,所以只做高端并不是出路,反而会让自己日渐式微。
所以“十年之期”已过,水井坊才没有每况愈下。
相对于“洋人”的失利,也有不少国产白酒品牌也因为种种原因无法“出头”。
或是因为宣传,或是因为自身的影响力不够,但自身酒质却是可圈可点的,下面就给大家推荐2款这样的好酒。
第一款:风云酱父
这款酒的来头真不小,酿造人是茅台原厂长唯一的儿子,用相同的酿造技艺,相同的勾调手法酿造而成的,他正是李长寿先生。
为了酒质能达到优级的标准,李长寿力求品质,追求口感。
在原料上,选择贵州小红粮作为原料,并且始终坚持酒厂“高温制曲”,并且顺应天时,以此来保证酒曲的品质。
高粱经历拌曲,蒸煮,发酵等 1年的酿造周期之后 ,进行了 长达5年的窖藏 。
之后用其父李兴发归纳出了的“以酒勾酒工艺”,按照茅系酱酒的典型口感“酱香,窖底,醇甜”进行勾调,并为了提升口感 加入了12年的老酒 。
在品质上,这款酒的产品等级 达到了优级 ,在口感上,有浓郁的茅系酱香风味。
入口柔和醇厚,中段有茅系酱酒的焦糊香和突出的酱香。
喝起来也不会上头,不会口干。
第二款:桂林三花酒
广西的名酒桂林三花酒,也被称为“米香型白之王”。
别看这款酒没有洋气的包装,但是在价格上可以说很亲民,品质上也很有性价比,而且米香型白酒的用途并不只在于自饮上。
在炒菜的时候,可以当“料酒”,在饮食上还可以用来腌制。
原料方面选择的是优质大米,酿造完成后还需要在岩洞中进行窖藏,酒体的口感清香,酒液清澈,口感是比较甘冽的,清甜的,喝完嘴里还有淡淡的米香味。